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講人
|
教師簡介
|
1
|
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一)
|
宋豫秦
|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2
|
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二)
|
3
|
生態安全及其調控(一)
|
崔保山
|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
4
|
生態安全及其調控(二)
|
5
|
生態安全及其調控(三)
|
6
|
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城市園林的機遇與挑戰(一)
|
劉秀晨
|
北京市園林局原副局長、國務院參事
|
7
|
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城市園林的機遇與挑戰(二)
|
8
|
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城市園林的機遇與挑戰(三)
|
9
|
生態文明建設大背景下城市園林的機遇與挑戰(四)
|
10
|
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來自基層的調研(一)
|
于法穩
|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科研處處長、生態與環境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
11
|
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來自基層的調研(二)
|
12
|
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來自基層的調研(三)
|
13
|
生態文明與中國發展模式轉型(一)
|
張孝德
|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14
|
生態文明與中國發展模式轉型(二)
|
15
|
生態文明與中國發展模式轉型(三)
|
16
|
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式治國之道(一)
|
張孝德
|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17
|
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式治國之道(二)
|
18
|
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國式治國之道(三)
|
19
|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難點和對策
——用行動建設美麗中國
|
王道勇
|
中共中央黨?茖W社會主義教研部社會學教研室副教授
|
20
|
海綿城市理論與關鍵技術及案例
——美麗中國的水生態基礎設施(一)
|
俞孔堅
|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21
|
海綿城市理論與關鍵技術及案例
——美麗中國的水生態基礎設施(二)
|
22
|
海綿城市理論與關鍵技術及案例
——美麗中國的水生態基礎設施(三)
|
23
|
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的工程科學原理(一)
|
金涌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工科技研究院院長
|
24
|
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的工程科學原理(二)
|
25
|
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的工程科學原理(三)
|
26
|
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的工程科學原理(四)
|
27
|
發展中國綠色生態村的新技術(一)
|
邱德文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
28
|
發展中國綠色生態村的新技術(二)
|
29
|
發展中國綠色生態村的新技術(三)
|
30
|
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一)
|
蔣高明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
31
|
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二)
|
32
|
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三)
|
33
|
濕地生態過程與環境響應(一)
|
崔保山
|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
34
|
濕地生態過程與環境響應(二)
|
35
|
濕地生態過程與環境響應(三)
|
36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
|
郝吉明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
|
37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二)
|
38
|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三)
|
39
|
生態農業的理論、技術和構想(一)
|
李季
|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40
|
生態農業的理論、技術和構想(二)
|
41
|
生態農業的理論、技術和構想(三)
|
42
|
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一)
|
周宏春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巡視員、研究員
|
43
|
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二)
|
44
|
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三)
|
45
|
強化綠色理念 加力推進種植業綠色發展(一)
|
曾衍德
|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
|
46
|
強化綠色理念 加力推進種植業綠色發展(二)
|
47
|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攜手共建美麗中國(一)
|
陶良虎
|
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博士生導師
|
48
|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攜手共建美麗中國(二)
|
49
|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攜手共建美麗中國(三)
|
50
|
中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與雙贏(一)
|
馬中
|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51
|
中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與雙贏(二)
|
52
|
中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與雙贏(三)
|
53
|
中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兩難與雙贏(四)
|
54
|
信念、擔當、實干與表率
——卓越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要求(一)
|
朱諧漢
|
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
|
55
|
信念、擔當、實干與表率
——卓越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要求(二)
|
56
|
治理“為官不為”與公務員隊伍建設(一)
|
吳江
|
亞洲公共行政學會主席、中國人事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57
|
治理“為官不為”與公務員隊伍建設(二)
|
58
|
治理“為官不為”與公務員隊伍建設(三)
|
59
|
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更旗幟鮮明講政治(一)
|
朱繼東
|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
60
|
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更旗幟鮮明講政治(二)
|
61
|
從嚴治黨和依規治黨(一)
|
宋功德
|
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局副局長
|
62
|
從嚴治黨和依規治黨(二)
|
63
|
從嚴治黨和依規治黨(三)
|
64
|
領導干部的語言表達藝術——精神狀態與語言修養(一)
|
郭海燕
|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教育藝術》雜志主編
|
65
|
領導干部的語言表達藝術——精神狀態與語言修養(二)
|
66
|
領導干部的語言表達藝術——精神狀態與語言修養(三)
|
67
|
政治意識與領導情商(一)
|
胡月星
|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領導科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68
|
政治意識與領導情商(二)
|
69
|
政治意識與領導情商(三)
|
70
|
電信網絡詐騙的發展態勢與防治策略(一)
|
吳沈括
|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暨法學院副教授
|
71
|
電信網絡詐騙的發展態勢與防治策略(二)
|
72
|
電信網絡詐騙的發展態勢與防治策略(三)
|
73
|
特色小鎮培育的著力點及路徑(一)
|
陳耀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教授
|
74
|
特色小鎮培育的著力點及路徑(二)
|
75
|
特色小鎮培育的著力點及路徑(三)
|
76
|
精準扶貧與鄉村旅游(一)
|
李小云
|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77
|
精準扶貧與鄉村旅游(二)
|
78
|
精準扶貧與鄉村旅游(三)
|
79
|
國學智慧與領導韜略(一)
|
李清泉
|
國家行政學院博士
|
80
|
國學智慧與領導韜略(二)
|
81
|
國學經典悅讀與領導干部修養(一)
|
陸林祥
|
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長
|
82
|
國學經典悅讀與領導干部修養(二)
|
83
|
國學經典悅讀與領導干部修養(三)
|
84
|
《道德經》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一)
|
陸林祥
|
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長
|
85
|
《道德經》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二)
|
86
|
《道德經》與領導干部道德修養(三)
|
87
|
國學智慧與修身謀事之道(一)
|
劉志偉
|
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
88
|
國學智慧與修身謀事之道(二)
|
89
|
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落地
|
張孝德
|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